一个时代结束了,花甲之年的俞敏洪还没有放弃,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遇言姐
五天前,俞敏洪发了一条微博: 新东方业务调整,为农村孩子捐献近八万套课桌椅。
言简意赅,没有太多细节,也没有引起太大水花。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偏远地区的小学将收到新东方捐赠的桌椅,这些崭新的桌椅,都是根据小学生身高定制的,可以调整高度,没有锋利的边缘,舒适又人性化。
这种颇有针对性的雪中送炭,本应在网络上赢来赞誉和掌声,但在很多圈内人眼中,这更像是大厦将倾时落下的灰尘,透着一丝悲壮。
曾经,俞敏洪的创业史人尽皆知:
大学时疯狂背单词,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 最高市值202.03亿美元。
多少80后90后上过新东方的课程,多少年轻人念着他的创业史,一头冲进那个热腾腾的时代。
直到2021年,他和他的新东方突然被摁下休止符。
几个月前雅思培训,“双减”政策正式推行, 新东方的股票暴跌90%,市值蒸发近2000亿;1500个教学点面临关停、退租,4万名员工面临辞退遣散。
老俞和他的新东方,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寒冬。这个寒冬如同全国突如其来的暴雪一样,不可预料,不可控制,非人力所能扭转。
遇言姐曾经批评过俞敏洪口无遮拦诋毁女性的观点,但今天,看着这8万套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崭新课桌,我想把时间轴拉回2019年——
我想讲一讲在这对新东方至关重要的三年里,一个普通人,如何面对时代洪流带给他无数次的致命一击的。
内忧外患的2019
2019年元旦刚过,一曲改编沙漠骆驼的《释放自我》在各大公司年会节目里异军突起。
“什么独立人格,什么诚信负责,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干得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这可点燃了无数社畜的high点,直呼敢说!
节目大骂新东方的不良之风——跪舔领导、欺上瞒下、实干无用。
大家都信了,因为此时的新东方,已是风雨飘摇。
2017年、2018年,新东方曾多次曝出师资作假、拖欠员工社保等问题,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俞敏洪也因为公开场合不当发言,被网友攻击。
这些负面信息和情绪,不过是借着一个小节目集中爆发而已。
俞敏洪在微博转发了这条痛骂新东方的视频,说: “员工敢于当面diss老板,暴露新东方问题雅思培训,值得鼓励。所以今天决定给参与创作和演出的员工,奖励12万元,鼓励企业中敢于直言的精神和文化。”
表扬那位敢说敢讲的员工,是俞敏洪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
因为他早就知道新东方的问题。
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从辉煌到没落,与周遭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在大学生们拼四六级、雅思托福、GRE的年代,新东方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是中国大陆首家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那时候,哪个班里没有几个去新东方上课的同学呢?
但新东方的颓势早有苗头。
企业做大了,脱离了轨道,也偏离了俞敏洪的初心,很多事情的发展已不是他能控制的,俞敏洪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大厦倾颓、力不从心。
他曾经无数次发内部邮件,严厉训斥新东方的官僚腐败主义: 管理层越来越多,干活的越来越少,层层传达指令,拉帮结派,混成老油条,他不得不带领亲信开启了浩大的整改工作。
内忧让新东方摇摇欲坠,但外部激烈的竞争,也让新东方早就不是一家独大。
教育机构一个个借着资本和互联网的力量发展起来,抢占了学龄前、小学、中学各个市场,科目更是花样繁多。
虽然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和早已占据的市场,2018年新东方的业务版图还是在扩张的,那一年,仅第三季度学生报名人数就超过80万,学习中心、各项业务收益都在上涨。
但俞敏洪依旧被两个担子压得透不过气。
一个是做事的意义——
他常困惑自己的决策对不对,所做到底是好是坏。
作为一个骨子里的教育工作者,他会问: “比如K12培训(中小学教育)本来是好的,让孩子成绩上去了,自信的孩子才有快乐。可是,过多的培训班又使得孩子不快乐。”
另一个,是作为企业家,内忧外患之下对企业生存深深的焦虑,这么大的摊子,万一不行了怎么办?特别是这艘大船走向了一个他无力扭转的方向。
这个焦虑,在2020年达到顶峰。
时不我与的2020
2020年,一场疫情席卷全国。
面对天灾,任何光环加身的人都会瞬间打回原形,神坛越高跌得越重。
俞敏洪写下这样一段话: “身为新东方的掌门人,企业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像巨大深渊一样的前景时,你会不由自主地焦虑和恐惧。”
几百万学生都转移到线上授课吗?后台技术能撑住吗?停课停到什么时候?业务要不要转型?
俞敏洪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成千上万的员工、学生,甚至家庭。
接着,新东方业务量直接下降70%左右,国际游学业务更是一键清零。
这之前还在纠结的K12市场反而成了救兵,多亏新东方业务重点从大学生扩展到K12整个领域,否则2020年就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的生死局。
还好,封城中异军突起的在线教育刮来一阵东风, 新东方作为早已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大型教育公司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市值一度飙升至2000多亿人民币。
如何在天灾中挽救本就风雨飘摇的企业当然是个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但遇言姐印象更深刻的是俞敏洪在他的回忆随笔《我的2020年》里,提到的一件事:
“在企业举步维艰时,新东方依然培训了5000名乡村老师,为十几万乡村孩子提供了在线直播课,还有800多名老师加入了‘我的大朋友’公益项目,为乡村孩子、留守儿童们提供一帮一结对子。”
文章里没有写的,还有更多捐赠。
不完全统计,仅2019-2020年,他和新东方另外还有3000多万元的捐赠,资助乡村女童、贫困大学生、捐建乡村图书角等。
或许是怕被人说是沽名钓誉,他大多默不作声,但做好事刻在俞敏洪的骨子里,哪怕面对疫情的迎头痛击,也要挺直腰背做下去。
可能因为, 他是真真正正从底层走出来的,自己淋过雨,才会想着为别人撑一把伞。
从小俞敏洪家里极其贫困,会走路起就要跟着姐姐帮家里做猪食,母亲除了养猪,还要在生产队没日没夜地干活,下雨天屋里的盆盆碗碗就都要用来接漏雨,生活悲苦,父亲酗酒成性,所有重担都在妈妈一人身上。
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天都没上过学,所以即便饥寒交迫、生活困窘时,她咬着牙也希望供姐弟二人把书念完。
然而,2020这一年因为疫情,对他影响深远的母亲去世了,他痛心不已。
俞敏洪一直记得,小时候妈妈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长大后要当个教书先生。这也是后来,他一次又一次参加高考、身体不好也要继续念书的动力。
但为了新东方的发展,俞敏洪曾在2006年母亲过生日时当众提出,要带头让新东方彻底去家族化,要把姐姐、姐夫、母亲一个个从新东方开除,连跟自己一同创业、白手起家的老婆也赶出去。
母亲勃然大怒、要动手打他,那以后很长时间,母亲都在怨他。因为早些时候, 家里只能有一个上高中的名额,母亲让姐姐退学,名额给了他。
多年来,俞敏洪在众多身份之间如履薄冰、无法平衡,顾得上事业,顾不了人情。
但他说,每当这时,他总能想起自己终于接到北大通知书那天,是他有生以来,见过母亲脸上露出的最动人的笑脸;而母亲最骄傲的时候,就是他成为教书先生时。
他始终能在老师这个身份里,找到心安和归属。
2020年底,挺过疫情,经历了痛失亲人的打击,俞敏洪回归初心:
教育,唯有教育,才能真正让一个人改变命运。
这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是支持他面对不可抗力时最坚不可摧的内核。
但更残酷的考验还是来临了。
体面退场的2021
2021年“双减”政策正式推行,教育培训行业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地震。倒闭的倒闭,关停的关停。
上一年还在救命的中小学业务,这一年成了弃子。 新东方的股票更是暴跌90%,市值蒸发近2000亿,比起辉煌的时候,连个零头都不剩。
俞敏洪作出决断,新东方弃车保帅,切割掉中小学课程业务,保留大学生业务,到年底前,将裁员4万人。
这次战略调整,他用了“回归”两个字,这对新东方而言,的确是回到原点。
新东方目前有1500个教学点要退租,这些崭新的教室,光装修就花掉了六七十亿人民币,退租产生的违约金、押金、学生的学费退款、4万教职员工的遣散费用,林林总总数额可想而知。
最近一次直播中,俞敏洪的皱纹已经爬上额头,发际线也后移许多,眼神里是无奈和疲惫,这是一个行业时代的终结,洪流之下,他无力抵抗。
但遇言姐觉得,直播里的俞敏洪,看起来很体面。
他说,他创办新东方时就一直有个规矩,如果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不做了,那么账面上的钱,必须满足所有违约、赔偿、退还的费用!绝不会拖欠任何人,任何一分钱。
也正是这一条铁规矩,让新东方哪怕如今天这般举步维艰,也没有负债累累,反而留住了青山。
他保留了教书人应有的尊严,也保留了身为普通人,面对失败所应具备的勇气。
同样的底色,让新东方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因为一个号召而集结起来。
俞敏洪在朋友圈看到成都校长捐桌椅的消息,他跟校长说,做得好,产生的运费共同承担;接着,他转发到新东方全国校长的大群里,说,这样不浪费,大家都捐吧。
捐赠行为自发而有序地开展起来,一条条捐赠反馈发了回来,8万套崭新的课桌椅,跟着一辆辆红色卡车驶向真正有需要的地方,那边是很多孩子期待的脸,是我们这个国家教育的未来。
大势所趋,曾经繁花似锦的各类教育机构必须退场,重新找寻生存方向。
时代的东风终于丢下了俞敏洪,但他依旧保持体面。
关停、遣散、捐物,这个决定悲壮、勇敢、温暖。
这让遇言姐想起曾经俞敏洪参加节目时,鲁豫提出的一个问题:
你想过有一天新东方没有了吗?
俞敏洪说:“早晚会没有的。”
他又畅想了一下,如果什么都没有了,“开辆吉普车,一路朝拜,走到青藏高原,我会很开心”。
如今,一个时代结束了,花甲之年的俞敏洪还没有放弃,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但他或许已经做好失去一切的准备,为一个逝去的、他奋战过的时代,留下坦然,并充满勇气的背影。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