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虑是新一代独生子女家长普遍存在的育儿心理,他们对于未来社会竞争和人才需求有着明确的认识。
家长们愿意付出自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进行“充值”,赋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然而,教育不是游戏里的“装备”,只要花钱就可以把技能点满。
它需要政府、学校、老师、家长多方紧密的协同配合才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其中,家长的教育能力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这句日本小说家伊坂辛太郎的话给了智课教育合伙人、家长成长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高燕很大触动。
智课教育合伙人、家长成长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高燕
在这个“精细化养娃”时代,她深知在教育中家长和孩子的培养同样重要,一些育儿焦虑会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成长消失,所以真正了解家长焦虑根源非常有必要。
在2018年9月16日智课教育联合新浪教育举办的国际教育家长汇上,高燕拿出了家长成长研究院成立后的首个“大礼”,深度解读浓缩3205份有效样本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探索走出教育焦虑的出路和方法。
中国家长图鉴:70后比较淡定、80后压力最大、90后意见两极分化
高燕表示本次调研的家长主要以70后、80后、90后为主,其中80后的家长占到了近半数,而且是妈妈们为主。
从一些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家长在一些教育常识观点上有很大的共识:
81%的受访者认可家庭教育中父母仍是主力军,同意妈妈比爸爸在孩子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65%认为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68%家庭教育支出应该占到总收入的40%以上,对于孩子手机上瘾、校园安全和早恋问题表示出很大的焦虑。
而到了某些特定问题时,受到成长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年龄段的家长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高燕以升学公平、课外补习和出国留学意愿三个问题为例:
70后家长:
70后家长最大的已经48岁,最小的39岁,他们的子女普遍处于高中和大学学习阶段,由于过了最焦虑的时期,他们对于升学公平问题相对淡定。
在课外补习上,70后的子女已经具备独立思维能力,不再需要家长为其选择培养方向。在留学方面,家长受历史条件制约热情并不高涨。
80后家长:
80后成长于时代的变革当中,教育资源以及政策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公平问题凸显,成为“最焦虑迷茫的一代”,60%以上的80后家长承认遭遇到不公平待遇。
为了让子女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86%的家长焦虑课外班的内容和数量,特别是在孩子6-12岁年龄段最为焦虑。
超半数家长因不能为孩子购买最好的学区房而感到焦虑,其中,爸爸焦虑感比妈妈略强。
80后家长是推崇“个性化教育”的主力人群,在国内难以满足其软实力培养需求的情况下,84.7%的家长想让自己孩子出国留学。
90后家长:
当还自称“宝宝”的90后成为家长时,他们的教育观呈现两极化态势。有一些人比较居安思危,孩子还没进入学龄段就开始焦虑了。
另一些人因为还没有实锤,所以还不会为孩子教育做过早的准备。
对于升学公平问题,51.36%家长表示焦虑,由于直接感受到社会上升渠道的变窄,也使90后对于升学公平问题产生了更大的压力。而剩下的家长不会很焦虑公平问题,观点泾渭分明。
在课外补习方面,由于90后家长子女多为1-5岁阶段,还未过多涉及,并未显示出过多的焦虑。
90后过半数赞同子女出国留学,但受到留学生就业情况和经济投入压力的影响,对于选择院校和专业时比70后、80后更加焦虑。
两手准备教育:一面为高考做准备,一面准备让孩子低龄留学
孩子的软实力培养是个性化教育重要的一环,与考试成绩等硬实力相对,主要是指孩子的学习力与思考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
软实力表现在教育中,则体现为坚持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研究与探索意识、领导与组织能力、利他精神、自我认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
高燕惊喜的看到90%的被调查家长认为软实力培养比考试分数更重要,孩子在2-5岁的低龄段家长感觉更加强烈。
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尽管认为软实力比分数重要,学习成绩仍是家长最焦虑的问题。但是他们不愿意放弃对孩子软实力的培养,开始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买学区房、课外培训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孩子的成绩,在应试教育中拔得头筹。67%的受访者表示长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培训,45%更倾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成人想学习英语,家长们在个性化教育的驱动下,出国留学的意愿逐渐加深,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49%的家长认为3-6岁始孩子应该开始学英语,59%家长认可外教教学效果。
除了在语言学习上,家长不再认可“1对1”的教学模式,小班制教学逐渐受到青睐,在少儿教育阶段,72%的家长认为小班教学比一对一教学效果更好。
“两线作战”的出现的根源其实也是中国家长教育观念逐渐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像是一把筛子挑选出国家需求的人才。
而不是把每个人孩子当成潜力股去培养,这也是57%的家长支持孩子出国留学的原因。
75%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在本科及以下阶段出国留学的调查结果也与目前低龄化留学趋势相匹配。
做好自身充值:理想教育的前提在于家庭和家长自己的源基础
教育焦虑是人本能的一部分,它是对自身或后代的一种保护意识,焦虑情绪对于生存是有一定积极的意义的。但凡事都应有个度,否则过犹不及。
现在的多生子女家长大多成长在那个变迁的时代,他们得益于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事实:智课教育高燕: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余额不足”时代,该如何充值?,所以比谁都担心孩子教育的问题,不仅是孩子的未来更是家庭的未来。
高燕谈到除了教育上的焦虑,各种社会问题所带来的焦虑更是困扰着各年龄段的家长,有限的精力已经是捉襟见肘。
80后和90后父母正处于事业拼搏期,职场压力巨大,而子女的教育需要大量精力和财力,就像网上流传的 “放下工作就能抱起你,但不能养活你”。
“二胎”政策的开放更是雪上加霜,过半数的家长对如何平衡第一个孩子和二胎之间的关系感到焦虑,其中80后所占比例是最高的。
高燕坦言有些事情我们改变不了,但有些是我们一定可以改变的——对待孩子和教育的态度。焦虑从来不会消失,唯有改变教育的态度,家长需要“充值”自己。
她再次以学习成绩、手机上瘾、校园安全这三个在调查报告中家长最焦虑的问题入手,让家长们学会如何改变自己,成就自己的孩子。
1、不要过度在意学习成绩,对于孩子而言成人更重要!
成绩在应试教育过程中无疑是唯一的指标,然而这不能作为家长忽视其内心成长的理由。
高燕举出“每个群体都按照硬成绩来排比,第一只有一个”的例子反驳这一观点。如果时间长了,极易造成孩子“争强好胜”或“输不起”的心理恶习。
2、责备孩子爱玩手机的同时也要想他生活中少了什么
家长在教育上的巨额投入,自然心理期望孩子能够理解这份苦心成人想学习英语,当看到孩子贪玩时,难免火冒三丈。
所谓“行不言之教”,父母与孩子间的默契不仅仅来自于血缘,更多也在于沟通和榜样的作用,当你对孩子有足够的吸引力时,任何事物在孩子心中都比不上你。
3、被霸凌的是我们的孩子,实施霸凌的也是我们的孩子
在对待校园安全问题上,我们不但要防备“恶”,更要约束孩子成为“恶”。生活中,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遇到情况及时反映,这是最基础的。
更重要的是成人想学习英语,给予孩子们多一些关爱,抵制“暴力能够解决任何问题”思想的传染。
最后的呼吁:请把我们的孩子还原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在解读的尾声时,高燕给在场的家长发出了最后的呼吁“请把我们的孩子还原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不要让我们过高的期望和过度的焦虑成为孩子成长的枷锁!这种改变很难,但坚持就会发生,它只是需要一点点时间。”
不仅是对于家长,对于如智课教育等教育机构而言,高燕表示还要努力地来提供更加符合教育本质的教育,带给孩子与学校、家庭一起成为一个强大的教育共同体,回归到人类灵魂的教育和塑造。
育人就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希望有了智课教育家长成长研究院能帮到更多的家长,一起给孩子真正赋能于他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