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教口语?学生如何提高口语?
斯里兰卡曾经被英国殖民,所以许多斯里兰卡人多多少少都能讲点英语。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的发音很难懂,语法不标准,听力似乎也不太好。
我在斯里兰卡旅行期间,需要跟司机、酒店、饭店服务人员、售票员、超市工作人员等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发现要办成事基本没问题,但要全部听懂理解他们的英语并且让他们全部听懂理解我的意图还是挺有困难。因为和印度的渊源(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分别在上千年前从印度迁徙而来),他们的英语听上去跟印度英语很相似,口音类似,同样难懂。
在斯里兰卡呆了一段时间后,导致的一个最明显的后果就是:我讲英语也开始结结巴巴了。直到一天傍晚,遇到在同一家民宿入住的两个欧美游客,我的英语技能似乎突然就恢复了,这时候的外语交流感觉就很顺畅、舒服。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同一家族的一个小侄女,每天跟着她说话结巴的爷爷,最后竟然也结巴起来。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例子:父母把小孩子送到乡下老人身边,几个月后回来发现孩子语言能力明显退化。
语言在环境中习得,大家都是有样学样,样子坏了,学的人自然会荒腔走板。
我因为有多年的语言学习功底,所以虽然暂时会受影响,但是只要回到正常的语言环境,很快就能恢复自己本来的语言能力。但是我们的学生呢?
他们一直在中文环境下学习英语,学习英语也主要是为应付考试,基本没有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可以说学的就是哑巴英语。我们的教材也是为中国学生特意编写,根本不是原汁原味的英语。各种因素导致中国学生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学习英语,结果却只能应付考试,一旦要开口就捉襟见肘,平时学的那些词一个也想不起来。
大家现在也意识到哑巴英语的弊端,开始强调口语的重要性。 四、六级考试增加了口语考试,更多学校的英语课堂上也增加了口语练习环节,还有很多学校请了外教教授口语。但这些措施真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吗?
先说外教课。我当年上大学也有外教课,一周能上两次,每次两课时,有时外教还会请我们去家里玩。我们当时是小班,一班有24个人。一个老师对24个学生,一对一密集交流是不可能了。反正几年下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不是难事,轻松愉快就可以搞定,感觉口语还是老样子。现在一般学校学生未必能一周有更多口语课,而且每个班人数都四五十,可想而知效果如何了。
再说中教课上的口语练习。我曾经让学生分组练习口语,讨论一个话题。就有学生反映:练不起来,同组有些同学口语根本不会讲,能讲几句的也是半通不通。还有的组干脆中文交流。试过几次后,很多学生就不愿意再参加小组讨论,因为他们觉得,跟中国同学对练口语,没多大效果。
当然,对于学习主动性强、喜欢开口、口语能力好的同学,如果能找到情况相同的同学对练口语,肯定还是有帮助的。可惜的是,这只是理想状况,老师不可能掌握那么多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再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分组。再说,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那些口语不好的学生又该如何组合呢?
那么,如何走出英语课堂口语教学难以实施的困境呢?
我有一位同事,是这样让自己两个孩子学英语的:孩子还很小时,就让他们大量观看英语动画片,收听英语故事,人为给他们营造一种类似母语的语言侵润环境。两个孩子在长期、大量、自然的语言接触中轻松习得并接受了英语,就如同我们事先没有学过任何语法知识也学会了说母语一样。
我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首都圣多明各曾遇见一位16岁的当地高中生,英语讲得非常流利。因为知道拉美很多国家对英语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学校英语课教学水平不高,便问他是如何学习英语的。他说主要是靠看大量美剧。
这两个真实事例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语言习得需要大量、长期的语言输入。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习英语的初始年龄越来越小,学习英语的时长在不断增加,却远远达不到量的要求。每一册教科书上的内容非常有限,即便是这么有限的内容还被老师揉粹细分成无数小单元,每天翻来覆去、精挖细耕,还要辅助以无数的单元测试,目的只有一个,不能出错,保证做试卷能得满分。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一是学生觉得英语只是一门不得不学的考试科目,跟自己的生活无关,也就没有强烈的动机去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个后果就是学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高成绩上,根本做不到课外大量阅读、增加语言输入。没有量的足够积累又哪来质的提高。但最糟糕的后果还是,学生学的是语言,但却在这门语言面前集体失语。长期的纠错教育让他们小心谨慎、诚惶诚恐,唯恐一开口就被人耻笑。我们敢讲不标准的普通话,敢讲别人听不懂的方言,却不敢讲自己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那都是因为英语一开始的定位和评价标准就出了问题:学英语是为考试,考试分数高才算学得好。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和能力挂上了钩,平时又缺乏使用机会,鸡蛋里挑骨头式的语言教学在关键时刻就显出了它的最大弊端:掌握了大量语法知识和单词的中国大学生却因缺乏自信怕人耻笑而无法顺利流畅地用英语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其次,语言习得需要真实的语言环境。同事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去美国呆了三个月日常交流就没问题了,可我们在国内花费了那么大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何口语还是没有多大长进?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书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言学习也是如此。黑板上教的,试卷上写的英语口语考试重要吗,可能考完试就忘了。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语言和意象、动作、行为等密切联系,多方结合学语言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自然更容易活学活用。但我们的英语教学脱离实际,课本编排和内容生硬死板,我们也不可能都跑到英语国家去。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观看适合自己语言水平、带有生活化场景的各类视频,有趣因而轻松,轻松才能坚持英语口语考试重要吗,坚持就会有量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口语一定会有进步。
第三,语言习得必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英语口语考试重要吗,学习者才会觉得这门语言可亲、可用、有趣。同事两个孩子从看、听英语故事中得到巨大乐趣,所以能长期坚持。圣多明各那个男孩喜欢美剧,想去美国打工,所以有动力长期自己学英语。而我们却一直在以错误的方式强行灌输、有错必究,这种无趣、无情、打压式的教学方法注定吃力不讨好,白白耗费掉学习者宝贵的学习热情和时间。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课堂上靠学生自己讨论那么几分钟是练不出英语口语的,练多了搞不好反而适得其反,被同学磕磕巴巴、发音错误的英语给带偏了。
那么,什么是最有效的口语提高方法呢?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众多的成功案例,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首先,要保证大量纯正英语语言的输入。可以看美剧,收听英语电台节目,看各类英语视频,读英语报纸、期刊等,并且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
另外,现在英语学习软件很多,可以下载一些人机对话软件,跟机器对练口语,这样能保证语音、语法的正确性,对于不爱表达或不敢表达的学生来说也少了很多心理障碍。通过这种方式经过长期大量练习再去生活中实践自然多了很多底气。
当然,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从娃娃抓起,在孩子们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给予大量的语言刺激,使其在自然的状态下不知不觉习得这门语言。这就要靠家长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时,学校也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英语读物及音视频资源,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来促进输出能力—口语能力的提高。如果还是现在这种教法,螺蛳壳里做道场,那只是培养了考试能力,并不能提高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
那课堂上是不是就不练口语了?也不是,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班级学生整体口语能力强又都喜欢开口,那就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口语,可以是小组讨论、辩论、剧本表演等小组活动,也可以是演讲、做新闻播报、讲故事等个体展示。
但如果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口语很差又惧怕开口,就不适合再搞小组讨论、同学对练了。这时候可以尝试请同学课外配音、录音、拍摄情景短剧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当然要提前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源。等学生对口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被调动起来了,再从易到难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即兴用英语表达自己。这期间,心态引导很重要,不要急于纠错,大家只是在练习用另一种洋方言表达自己、互相沟通而已,不用紧张,与能力高低无关,只关乎表达的多少而已。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每次多表达一点内容,自信心就会增强一分,想要表达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还愁口语能力不提高吗?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英语学习资料又浩如烟海,再加上各种学习软件的出现,只要他们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他们自己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老师苦口婆心的灌输更事半功倍。在语言学习上,有时候真的是无为胜有为。
现在全国都在讲教学改革,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轮番登场,看似热热闹闹,风光无限,但如果不把语言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最终恐怕只能是热闹过后,收获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