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吴姓男星“翻车”,刷新了大众对于青年偶像的认知底线。
吴同学的名字只要出现,都会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真是谈“吴”色变,“吴”处不在。
没想到有人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本上,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教材中多次出现“Wu Yifan”,与某涉案艺人名字同音,对此有家长提出质疑,认为这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有误导作用。
虽说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可偏偏这位劣迹斑斑的艺人与课本中的卡通人物重名出现英语,出版社郁闷至极,这都能躺枪?
接到网友反映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方平台火速回应,称教材中的人物名字均为虚构,不指向任何具体的现实人物,另外该教材已经使用了20年,与近些年才出现的某艺人无任何关联。
但是,考虑到发音相近,出版社将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做好说明引导,避免产生误解。
你瞧,把出版社都为难成啥样了?
可是,有网友还不依不饶,留言质问说李雷和韩梅梅过时了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得已回应说:“那是80后使用的教材中的人物。”
说起李雷和韩梅梅,作为一名80后,记忆中满是感动。
Li Lei和Han Meime唤醒了多少80后关于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个时候,当一句“Good morning”还要注释成“狗的猫宁”才能读通顺的我,每次读到李雷和韩梅梅的时候,感觉发音特别亲切。
那时候,在我心目中,李雷是一个喜欢助人为乐的好学生,韩梅梅总是老师的好帮手。
这两个课本中的形象珍藏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久久不能遗忘事实:家长质疑小学英语课本出现“Wu Yifan”,人教社回应:20年前就有,他们带给我英语学习的最初回忆。
针对人教社关于新版教材中人物形象“Wu Yifan”的回应,有人说对于小孩子来说,根本不可能关注到劣迹艺人的新闻,都是家长将二者强行联系在一起。
真的是这样吗?
明星进教材、进课本
其实,出版社能够针对网友的质疑,第一时间回应,我觉得是个好现象,作为教材出版社,因为担心劣迹艺人影响老师和学生对于课本的使用体验,及时澄清回复可以消除一些家长的疑虑。
在此,我给出版社点个大大的赞。
但是,有一点却是不敢苟同的。
近些年,明星进课本、进考卷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和潮流。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留言下面看到有网友说爱豆出现在试卷中,做英语阅读一激动就打了个全对。
我发现很多高年级的试卷中经常引入明星的考题,有英语有选择题和阅读理解,还有语文和物理也引入了明星作为噱头,考察孩子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曾经有李子柒和袁爷爷并列出现在试卷中,有网友认为李子柒不配。
当时我心里还在想出现英语,李子柒虽然是网红,但是在推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是有贡献的,反观明星,有什么贡献呢?
当一个个男艺人涂脂抹粉,搔首弄姿出现在大众视野或者是青少年接触的读物中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最直接的就是影响了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男孩普遍缺乏男性气概,我觉得这与社会主流传递的价值观有关。
聊到这儿,肯定有人会说社会在进步,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凭什么如此贬低“中性文化”?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说是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收看《开学第一课》,一开场就来了四个长得比较娘的艺人,最后爸爸失望地说:“少年娘,则国娘”,一时在网上引起热议。
其实,这些都没什么。
令我担忧的是青少年对明星的狂热程度。
我不追星,更不了解饭圈文化。
据说“Wu Yifan”的粉丝统称为梅格妮,吴同学被抓后,粉丝联合起来想要拯救偶像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还不算完,还有人说自己就读985,如果偶像被拘出现英语,自己就移民国外,让社会损失人才。
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啊?
说实话,吴同学的斑斑劣迹刷新了我对顶流明星的认知底线,吴同学的粉丝更刷新了我对饭圈文化的认知底线,难道这些坐拥几百万、几千万的青年偶像除了颜值别的一无所有?他们究竟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奥运明星成为大多数国人的刷屏偶像,他们一个个阳光的脸庞,矫健的身姿让人喜欢到欲罢不能。
他们代表祖国争取荣誉,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登上领奖的舞台,当看到中国健儿在国际舞台一展身姿,我告诉孩子,这才是真正值得追捧的明星。
孩子问我为什么?
我说这些人付出过汗水和努力,拥有一技之长,靠勤学苦练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不是最亮的星星,但是却是带给我们最多感动的星。
教材出现“Wu Yifan”带给我们的警示
明星翻车,教材跟着受牵连,虽是虚拟人物,但是劣迹艺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希望教材编纂者、出题老师能够严格把好关,切不可以个人喜好或者迎合潮流将一些所谓的明星艺人随意编纂在青少年的读物当中。
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弘扬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少年强则祖国强,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