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少年活动中心舞蹈班日常训练。郭甜肖 摄
长城网7月10日讯(见习记者 郭甜肖) “每周一三上书法课和英语口语一对一,二四上写作和乒乓球提高班。”暑假刚刚开始,石家庄的杨先生已经给初一的儿子报了各种暑期班。如今,利用假期多学一些知识或者才艺,成为不少家长和孩子打开假期的主要方式。
与往年暑期班的“一报到底”相比,今年家长们在课程选择上有什么不同?面对暑期报班热潮家长又该怎么甄别呢?记者对此进行采访。
暑假报班的选择更理性,多数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来报班
7月10日上午10点半,正值石家庄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一些暑期班下课时间,记者在该机构大厅看到,名目繁多的辅导班、兴趣班、培训班的支架广告宣传在厅内依次陈列,多名工作人员穿梭在接孩子家长的人群中,不断向家长介绍相关课程。
“画画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报兴趣班其实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多培养几个兴趣爱好!”张女士的儿子在该培训中心上绘画班,她告诉记者,为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暑假刚刚开始她就给儿子报了4个兴趣培优班,既有乐高玩具、少儿口译等儿童益智类课程暑假雅思班培训,也有画画,围棋等兴趣班。“比起闷在家里看动画片,我更喜欢去兴趣班,在那里有好多小朋友可以玩,互相出题考对方,更有意思!”张女士儿子说。
和张女士有相似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暑假雅思班培训,郝先生给儿子报了两个班,分别是乒乓球和英语。“从7月6日到8月8日,英语口语每周二、四、六上午,乒乓球每周一和周日下午两小时。”郝先生认为,过多的报班是对孩子的负担,而且达不到好的效果。“小孩的精力就是那么多,我觉得还是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课程更加科学有效。”
记者调查发现,和以往报班“一报到底”不同,今年家长们对报班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不少家长表示会根据孩子的兴趣来报班,让兴趣带动学习,而孩子不喜欢的兴趣班也不会过分强求。
省会某培训机构暑期班里小朋友们正在表演才艺。郭甜肖 摄
“线上家教”“培优班+”暑期创新体验活动成新宠
足不出户,打开网页App输入年级、上课时间、课程等关键信息,系统便会自动匹配适合的老师和课程,“一对一”上课可在线预约时间地点……面对便捷学习新方式,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表示“心动”。
“以前都是开车把孩子送来送去,搞得家长比上班还累。”通过线上家教为孩子找到补习老师的家长张品说,“暑假天气热,接送孩子上下课不仅我们受累,孩子也受罪。现在老师上门授课,大人孩子都方便。
此外,与往年一味的进行“应试”辅导不同,今年的暑期班市场,补习班+素质拓展训练的“复合型”假期逐渐成为众多孩子和家长的新宠,英语培训、军旅体验、科普探险、海外游学等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纷纷登场,这些夏令营时间短的三五天,长的一个月,深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石家庄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今年推出的暑期夏令营多达九种。“我们最近有一项‘清凉军营’2天1夜行程安排,营费用是380元,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但报名的人还是很多。”该培训机构专门从事夏令营游学类的活动负责人说,未来对人才的竞争是综合类的复合型人才,孩子要增强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外向的性格等综合素养,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夏令营不失为一种捷径。
丰富多彩的假期花费不菲,孩子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关爱
暑期班的火热,背后是不少家长“千焦百虑”的心。许多家长抱着攀比的心态,别人学我也要学,丰富多样的培优课程,让不少家长在花费上“苦不堪言”。
报班或许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不报班可能就跟别人孩子拉开了差距,是许多家长共同的心声。石家庄金地小学五年级的宋佳怡从一年级开始,每逢暑假都会去学游泳、国标舞等兴趣班,上了四年级后除了上兴趣班外,还报了文化辅导班。佳怡妈妈告诉记者,大家都在报,有的小孩报了五、六个班,我们也就跟着给她报了。
“英语、舞蹈、速读速写思维导图三科,一下子就交了2700多元的学费!”对于暑假的花费暑假雅思班培训,佳怡妈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石家庄市培训机构的平均价格算,一个暑假的舞蹈班收费在800元左右,8个课时;游泳班600元12个课时;思维导图每个课时收费80元,一个暑假下来也要1500元,各种班排得并不算满,已经是2600元了,再加上出去旅游,一个暑假的花费就有小1万了。
暑期班里小朋友们正在上课。 郭甜肖 摄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孩子暑期用在暑期班上的花销在2000元到4000元之间。各种“夏令营”或是“海外游学”,花费更多,开支更是动辄数万元。
石家庄第一中学老师李志颖认为,暑假班上多少门课不是重点,关键要看能否把这些兴趣“补”进脑子里。他认为,假期是家长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的黄金时间,与花大价钱的教育培训相比暑期报班选择多 创新体验成新宠,孩子更需要的是平时来自父母家人的陪伴和关爱。
专家也提醒,家长如果要给孩子报暑期班,一定要查看该辅导机构是否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和培训教师的任职资格证。家长也要去实地考察,从各机构的学习氛围、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甚至是旁听几节课再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