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考生们在考试中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外媒称,近来中国各地相继传来高考改革的消息,许多省市如北京、山东及江苏等皆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重点。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21日报道,相关人士透露,北京高考的英语科目分值将往下调,并逐步向一年两次的社会化考试过渡。
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说,北京市2014年高考将会有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即为科目分值的调整。
北京高考的英语分值将下调,并侧重实际的英文应用能力,突显基本的会话能力等,以淡化选拔功能。
不过具体英语分值将减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划,但有传言高考英语分值将从原来的总分150分调降为100分。
英语分值下调后,为保持总分为750分,其他科目预计也会向上调整,如语文分值有可能从150分上调至180分,文科综合分和理科综合分则会从300分上调至320分。
不过在高考改革方案研讨会上,各方对相关改革仍存在意见分歧,反对者认为若提高高考语文项目分值,可能会导致男、女生分布不平衡。
报道说,北京教育网称,相关高考改革方案有望近日出台。
此外,中考方面也同样将在2014年对部分分值进行调整,将英语从120分降至100分,其中50分为听力项目的分数。
目前北京的小学生从一年级便开始学习英语课程,但北京教育网的报道也提到,相关改革措施可能会规定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
报道称,除了北京传出高考英语项目的改革,江苏在本月初也传出有可能在2016年时取消高考中的英语项目,不再计入总分。
据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翔也表示,从明年起,山东的高考将取消英语考试中的听力测验。
宋承祥表示,此改革可以减轻一部分考生的考试压力与负担,也能满足不同考生及学校对英语考试成绩之需求。
但也有老师认为,取消听力测验对考生来讲可能压力更大,因为需要全新的题型,而且听力是所有题型里面最简单最易得分的。
报道说,在中国当今社会,英语被视为职场很重要的技能之一,而且是各大重要考试的必考项目。许多人认为,英语能力不但可以帮助晋升,还是可以增加薪水的重要条件。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香港媒体称,内地媒体对一个辽宁女孩作出的决定表示谨慎赞同。这个女孩因希望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而放弃了香港大学提供的奖学金。
据香港《南华早报》10月20日报道,刘丁宁是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从香港大学获得了72万元港币(约合57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2013年秋季bbc学英语,她被该校文学院录取,但在开学几周后就退学回到了辽宁省本溪市。
报道称,有许多原因促使她作出这一决定。但最令她困扰的是香港大学教授的课程与她所认为的中国古典文学并不一样。
刘丁宁的父亲说,她一直梦想着去北京大学学习古汉语。但她的父母劝了一夜,让她去香港大学学习。她不情愿地顺从了父母,但在参加湖南电视台的节目时表示自己想去北大中文系。
据报道,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辽沈晚报》采访时对刘丁宁表示欢迎,但指出她必须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北大不会直接录取。
报道指出,刘丁宁的决定在内地引得一片哗然。《广州日报》发表评论称,按说无论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刘同学的自由。可是,高考状元适应不了香港大学,难道就一定能适应北京大学吗?
报道称,想学习更纯粹的国学,恐怕北大中文系也未必能如其所愿,钻研国学,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
该报还说,“也想劝劝刘同学,入读港大才一小段时间,适应与否暂时还难下定论,当有足够的耐心,先调整自己然后再作休学决定”。
但《长春日报》对此却有不同观点,而且对刘丁宁追求梦想的做法予以赞赏。
该报称,刘丁宁“遵从内心对北大的渴望,敢于放下世俗与功利的考量,‘青春无悔’的这份纯粹与执著既让人感动bbc学英语,也令人敬佩”。
该报还说,“珍惜她的选择权利,尊重她的隐私空间,祝福她梦想成真,才是这个日益开放、包容的社会应有的态度”。
东方网发表的另一篇评论表达了对刘丁宁父母开明态度的钦佩,也赞扬了她为自己负责的行为。该文章呼吁整个社会尤其是各家媒体,在刘丁宁努力进入北京大学的过程中不要打扰她。
参考消息网8月18日报道 仅是在2010至2011学年,就有近2.4万名中国高中生到美国留学,占赴美中国留学生总数的15%以上,而5年前这个比例几乎为零。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数据,2011年,美国中学招收了6725名中国学生,而2006年仅有65名。外媒称,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学生“日益年轻化”——是由于两个关键的、相互关联的因素产生的:中国教育制度僵化和避免残酷的高考。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8月12日报道,佩吉·王(音)一辈子都在中国生活,身为成功的、会讲英语的公司高管,她经常到国外公干,但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最近的一次行程中把15岁的女儿留在华盛顿郊外的一所颇有声望的寄宿学校。
虽然中国学生有到海外——尤其是美国——追求高等学位的漫长历史,王女士的女儿苏珊·李(音)的经历体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中,中国学生早早地在中学时期就选择到海外寻求教育。
拥有相当多中国学生的学校的负责人说,这些学生加剧了竞争和成就意识,这是意料之中的。但他们也说,这些学生有助于其他学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本身而言,这是在国外生活的开端bbc学英语,他们的教育将用英语进行,而且不用备战中国的高考。
苏珊表示,中国教育制度缺少灵活性是她决定到美国中学求学的主要动因。“在中国,你学到的一切都为了准备考试或高考,我没有机会选择我自己的班级和课程,去学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而在美国,我可以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
雪莉·周(音)的儿子在芝加哥的一所公立高中上学。一开始,她鼓励他去上美国的高中,这样他就可以“学会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几乎像说母语一样”。但是后来,看到16岁的儿子“变得既健谈,又外向”,这让她十分高兴。周女士说:“他正在变得越来越独立,日新月异。”虽然身为母亲,有时候会感到挑战性,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这么小就把他送出国的决定。
“在中国,你会很清楚他走的什么学术之路,他可能会上什么样的大学,”她说,“但在海外留学开辟了其他可能性,我希望他会接受更好的大学教育。”
报道指出,对王女士和周女士以及成千上万把孩子送到美国念高中的中国家长来说,他们的子女只能申请美国的大学,因为中国大学只认高考成绩。
目前就读美国高中的许多学生之所以离开中国就是为了避开高考。根据中国教育部最新统计数字,超过20万名学生称“避免高考”是他们寻求国外高中教育的主要动机。
鉴于中国高校新毕业的学生惨淡的就业前景,大多数人觉得为美国大学做准备十分幸运。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今年毕业于中国高等院校的学生接近700万。
尽管新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苏珊说她并不反对几年后回国,但她说,“在美国待了8年后再回国将会很难。到了那时候,我所有的人脉都在这里,我所有的高等学术和专业词汇都将是英语,而不是中文。”不过,她还说:“这的确取决于哪里有最好的工作机会。”
报道称,不管这些中国青少年最终的目的地在哪里,他们目前正使美国的初中和高中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马萨诸塞州的菲利普斯·安多弗学院,25%的学生要么是亚洲人,要么是亚裔美国人,来自中国的学生比例增长最为迅速。
安多弗国际学生协调员苏珊妮·托拉比说:“跟我8年前开始在这里工作相比,这里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当时绝大多数亚洲学生是韩国人,我们只有两名中国大陆学生,而且两人都受到财政资助。”安多弗去年秋季招收了7名中国学生bbc学英语:BBC:中国高考改革频频出招 英语成调整重点,本学年开始时预计会再招收14个。
提及他们对校园的影响,托拉比指出:“他们中很多人都埋头苦干,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了,从而学校更上了一层楼。”
托拉比还说,安多弗中国社区本身也有很多差异,使得校园风气整体显得更丰富、更有趣了。(编译/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