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晓安说教育
高考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各大媒体上报道的都是各种高分考生的新闻。虽说大部分考生和他们的差距还很大,但是也没有那么羡慕,毕竟自己的分数也很令人满意。
其实,这份满意背后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现象:现在的高分考生越来越多了。
这种现象早就有了苗头,例如根据“高考一分一段表”北京今年高考总超过600分的有9222人好分数辅导,而700分以上的则有80人,要知道北京今年参加高考的一共46538人,也就是说600以上的高分成绩学生,占整体考生的20%!而另一个高考大省四川,600分以上的考生有近三万人。
而这种情况,在各省份十分普遍。有些人感到十分的高兴,觉得这是教育质量越来越高的象征。
但,真的该如此乐观吗?
01.皆大欢喜的高分,是师生家长一厢情愿的狂欢
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高考得高分,上一所好大学。所以学生们从上学起,就是在为分数奋斗,通过不断地练习尽可能地多得分,因为一个好的分数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大学,更好的将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教辅材料、学习方法、辅导机构应运而生。经过多方努力似乎找到了“配方”,学生的成绩在逐步上升,老师、家长还有考生们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高分的秘诀。于是按照着这样的“配方”,学生的分数越来越高,师生和家长都特别满意,结果皆大欢喜。
但是高考原本是一场区分度很高的考试,它的初衷是选拔人才,对于一种选拔性质非常浓厚的制度来说,整体性的优质并非是一件好事。
02.高等教育的普及,不等于高等教育要普通
考的好还不是好事,很多人会对这种说法无法接受。
那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为什么高分数考生越来越多?可能许多人的回答是:“老师教的好”、“孩子学习刻苦用功”、“为了孩子学习没少花钱在补习上好分数辅导,怎么可能分数不高?”确实,考试分数是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在的高考的试卷太模式化了。
固定的知识点、固定的题型,甚至连类型题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而考生们如何有效提高自己的成绩?刷题!不论是在学校里的一堆堆卷子,还是每个高考生的噩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学生只需要记住这些套路,接下来不断地练习了。
许多学霸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刷题之后,往往题都不用读完脑海中就已经有了整道题的解题过程,这不能说明考生有多优秀。这只能说明这种机械且重复的刷题方式,已经让学生的思维固化、甚至是僵化。
除了高考本身的原因,另外一个外部原因也不容忽视。
这个原因就是高校扩招,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各大高校都在扩招,各个学校都在想方设法的吸引学生,各高校间的招生大战打得火热。
为了扩招,这些大学都甘愿放下身段,条件越来越宽松。所以整个高考的考试难度都在逐步降低好分数辅导,试卷越来越简单,高考的选拔性越来越弱,很难看出学生的分数差距。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是为了普及高等教育,让更多的人考上大学才能提升国民素质。可问题在于,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高考本来就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但是这种简单化的高考已经破坏了选拔功能。这只能让考试的参与方们皆大欢喜,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一点好处也没有。
当然,学生们的分数越来越高也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只不过我们要警惕这种高分扎堆的现象,不要盲目的乐观,否则首先伤害的就是孩子。
03、警惕高分扎堆好分数辅导:和过去比,高考分数变得更高,这是教育质量提高了还是另有原因?,别让虚高的分数毁掉孩子
其实这种高分膨胀的现象,已经显露了诸多的弊端,所以家长和考生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严重点说:这种虚高的分数会毁掉每一个孩子。
首先虚高的分数会让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产生错误的判断。应试教育下,一切以分数衡量,在这种背景下分数就是实力。学生们在取得高分以后会盲目的乐观,忽视了自己真实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在接触到真正的学术问题、科研技术的时候往往会力不从心,会很难接受这种挫败感。
而且为了追求高分会固化学生的思维。高分扎堆的现象会激起学生更大的焦虑,为了让自己也能考高分,学生们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个考试的机器,去适应这种模块化的考试。学生们在这种长年累月的训练下,思维将会逐渐形成定势,哪里还会有创新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影响的会是他的一生。
最后,追求虚高的分数就是饮鸩止渴,浪费的是学生们的精力和潜力。越来越简单的高考培养出的就是越来越弱的考生,既然刷题就可以提高分数,学生们都心甘情愿地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题、应付考试,这又如何能让他们去研究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培养他们的特长?在这个最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年纪,为了分数去扼杀自己的潜力,值得吗?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社会、这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但是在高分焦虑下作为父母、老师、学生不得不为了分数努力,但千万不要被这种表面的成绩所蒙蔽。高分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只会刷题、考试的学生,不应该成为我们孩子的样子。
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高考固然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这并非是人生的全部。把一个人四分之一的生命都用来重复刷题、应付考试这件事情上,我觉得这不是高考的真正目的,这样的孩子也并非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不是吗?
陆北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儿师,大学心理教师,宝妈一枚;多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最直白的讲述,让父母了解最深奥的育儿知识,陪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