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语资料

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马克思论文

班级:09针灸推拿班姓名:****号:0902005020摘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你和掌握客观规律。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那么如何认识和掌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成为关键。关键字: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正文:一、客观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其无法违背的规律,并且规律是客观的。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无论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其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支配下,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发展,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也就是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因而规律是普遍的,没有无规律的运动着的事物。这是规律普遍性原理。所谓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我们要把握好规律的特征。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的联系,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联系。

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就否认规律是事物固有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隐藏在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而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联系,而不是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讽刺的就是,把偶然的联系当必然的联系,把现象当规律的做法。规律是同类现象中的稳定的联系,它具有可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以上四点是对各类事物发展规律共性的概括。也就是说,各类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尽管不相同,但作为规律,必然具有这四点共同的特性(共性)。我们要把握好规律和现象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现象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的联系。联系——规律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是规律的表现形式,人们可以通过现象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如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的联系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马克思论文,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它们。万有引力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共同的规律。对此,我们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规律具有客观性。说什么是客观的,就是说它不由人的意识所决定。

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规律的客观性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说,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是否承认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规律既不能被人所创造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也不能被人所消灭。这也就是说,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说人可以改变规律也是错误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当人们没有违背它的时候,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人们的行为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就会明显地感觉到它的客观存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以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为基础,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获得成功。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主观能动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实践);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人们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主要表现在: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做出科学的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人们能够把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甚至变害为利。

我们要明确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的区别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它既包括“想”——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也包括“做”——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既有意识范畴的东西,又有实践范畴的内容。意识能动性,一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主要属于意识的范畴。意识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因此,意识的反作用属于意识能动性的第二个方面,意识的能动性又属于主观能动性的“想”这个方面。三、规律客观性和主观(或意识)能动性的关系规律客观性和主观(或意识)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规律的客观性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在行动中必然遭到失败。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如果认为主观能动性制约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联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必要条件。

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认识它必须积累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同样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也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客观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人们往往需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充分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愈是按规律办事,愈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实践也愈有成效。反之,如果违背了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无情惩罚,在认识和实践中遭受挫折和失败。也就是说,我们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思想和行为。客观规律性说明我们要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主观能动性说明我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要克服困难。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客观规律的否定。主观能动性依然属于物质属性范畴,它只能局限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人类智慧的极限是与客观规律的同一。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就人类与其他动物差别而言的。其他动物只能被动的去感受和理会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且直观地去顺应自然规律;而人类可以主动地探知客观规律,并根据更深层的客观规律去把握自己的行为。正确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 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 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