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2009年高思教育集团,是京城最顶尖的教育培训机构,尤其在中小学超常儿童培养方面更是开创了国内超常教育的先河,是国内领先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教育机构之一。
高思和很多学校一样,
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经历了从几个老师到几万在校生的奋斗,
经历了从单科到全科的横向扩展高思教育集团,
经历了从小学到初高中的纵向扩展,
经历了从单一校区到分校区的规模扩展,
但是,
高思也不一样,
高思崛起突围的地方是北京,
高思突出重围的时间是北京教育竞争的白热化时期,
高思是在众多成熟的大机构的夹缝中破局发展,
所以,
高思的发展比很多学校难,
但是,
高思的发展比很多学校好,
为什么?
为什么高思短短几个月学生便突破2000?
为什么高思在家长中的口碑如此之好?
成长篇源远流长
高思成立于2009年12月份,在高思成立之前,有一个学校不能不提,就是人大附中的“仁华学校”,其前身是1989年人大附中在数学实验班基础上创立的“华罗庚数学学校”,这是人大附中超常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验基地,而高思就脱胎于这个实验基地。
1994年,时任“华罗庚数学学校”主管校长的刘彭芝做了一个创举,聘请北大理科院系的大学生给学校的小学生做老师,用年轻的老师替代了原来的老教授、老专家,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冒险举动“突出重围”-高思教育崛起之路,但刘彭芝认为,这些参加过竞赛的中国最高等学府的学生的思路和学生更贴近,对学生启发更大,虽然教学上可能会弱一点,但这是可以培养的。高思的校长须佶成就是第一批来教课的北大学生,之后很多来教过课的北大学生都被高思招入了麾下。
从启用北大学生教小学生开始,到2004年人大附中的学生在竞赛、高考中捷报频传正好十年,正好是第一批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时期,十年的沉淀换来了人大附中的崛起,让人大附中超越北京四中成为了京城公认最好的中学。
因为教学成果突出,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北大的学生去任教,2003年,还在北大读本科的李川被同学介绍到 “仁华学校”教小学奥数,从来没有想过当老师的李川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去了,几堂课讲下来,李川“挺感兴趣”,因为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教、也没有人要求他怎么教,完全靠自己摸索,“这反而能发挥北大同学的特色,因为北大学生都特别有想法,比较不拘一格”,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引导孩子,李川玩的“挺开心”的,他也确实觉得自己讲的不错,甚至觉得“如果我小的时候有我这样教我的老师,我现在肯定更牛~,我小时候老师的水平肯定没有到这么高的程度”。
教课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让李川挺开心,尤其是他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可以在课堂上实践,虽然有的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李川也在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和学生磨合。在教课的过程中李川并不会很刻意在乎学生日后的考试成绩(虽然这是考核老师的指标),李川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学生知识吸收的好,思路理的清,考试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结果是因为过程,而且事实证明,结果确实不错”。
2004年,因为有同事在外面的教育机构做老师,“大四没什么事”的李川也跟着去“看了看”。在04、05年教育培训市场刚开始酝酿的时期,李川开始了他“走穴”上课的日子,除了去培训机构,李川也会去一些公立学校,在05年下半年,李川每周会有接近30个小时的课时,除了周六周天,李川晚上、甚至下午的时间都被课堂占据了,而这些“辛苦”走穴的日子为李川带来的是超过50万的年收入。
05年李川被保送研究生,因为“走穴”上课的缘故,李川的硕士读了5年,“研一的时候我还去学校,研二到研四我基本没去过学校,都在外面教课,到了第五年,导师说硕士最多只能读5年,不能再延期了,我就毕业了”。
在外面教课李川主要是出于兴趣,“即使是在北大,中国的大学生也没有什么目的性,看着自己教的学生一点一点提升,而且在和学生家长的交流中也觉得自己受益很多,所以就一点一点进去了”。
教的多了,想的也就多了。06年开始,李川开始自己编教材,所有市面上的教材李川都“瞧不上眼”了。这个过程李川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常常是一个小时的课程,我要投入几天时间去备课,工作量非常大”。
在李川自己琢磨教材的同时,高思的其它几位创始人也干着教育培训的工作,并且也在自己编教材,“还有我们老大须佶成老师、杨笑山啊、邹瑾啊,他们都在自编,而且我们都互相吐槽,就觉得自己编的好,别人编的都有漏洞”。从李川的调侃中,可以看出几个人比较“臭味相投”。
“大家都是这个范儿,其实还是比较认可对方的,因为都对教育有巨大的热情,几个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这个过程持续了好几年”。在不断的磨合与切磋过程中,几个人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有时候会觉得在教学方面已经达到顶峰了,没有什么可提高的空间了”。
在09年之前,高思的几个创始人基本都是“各自为政”的自由职业者状态,并没有做机构的想法,但当教学到了一定水平、挖到一定深度之后,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无法满足需求的,所以才有了做机构的想法,想影响更多的人,想把这些挖掘出来的东西带给更多的老师和更多的学生。
2009年12月,在“师父”徐鸣皋教授的聚集下高思的7位创始人终于走到了一起,7个人全是教数学的名师,“在北京的数学老师中,排名次的话高思教育集团,这七个人肯定都是前10”,7位老师走到一起,正式开启了高思的征程。因为数学家高斯在中小学学生中比较有名,所以学校定名“高斯”,但在发展伊始,几位创始人便规划日后向多学科拓展,所以最终将学校的名字定为“高思”。
有别于其它的机构,高思的启动很纯粹,就是因为教学想辐射更多的人,在教学上因为多年的积淀,在开始前,高思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很多机构在启动前并不具备的重要条件。
2010年寒假,学校开始运转,高思开始正式招生,并且只开了“数学”一门课程。由于几位创始人的“名师效应”,第一期高思招了743个学生,并且这743个学生都是全北京的尖子生。因为尖端学生的汇集程度非常高,一上课就在北京引起了轰动,趁热打铁,高思进行了第一届的“高思杯”考试,这是一个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只有成绩达标的学生才可以进入高思学习,这样一个考试吸引了4000多位学生参加,经过选拔,为高思带来了1000多位入学的新生。从寒假到春季,短短几个月,仅靠着“数学”这一个单科,高思的学生突破了两千人!
虽然高思的学生数只有2000多,但高思所造成的轰动效应却吸引了几万学生的关注,一个好学生是可以辐射影响一大片学生,“当班里第一名的学生在高思学习时,剩下的学生都看着呢”,而且这种“选拔性质”的入学门槛,又使高思奇货可居,名声越传越大。
现在看来非常高明的经营策略,对高思来讲却是无心插柳,在高思最初的20人教学团队中,有18个都是北大出来的,加之,几位创始人也一直在教授尖端学生,所以“招收尖子生”对于初创的高思来讲几乎是一个本能的决定。但这个“本能”的决定却成为了高思的“大杀器”,无往不利,引得同行竞相模仿。
“当时我们也没有多想,因为都是北大出来的,我们教惯了好学生了,太差的学生可能教不了,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上可能都会不适应,其实,这是刘彭芝的聪明之处,不是一个老师经验越多他就能教好天才学生的,必须这个老师以前也是天才,才能理解学生当时那种感觉,所以很自然的,高思在尖端学生上会有优势”。
通过“高思杯”选拔进入到高思的学生,高思也并没有“一视同仁”,而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划定了不同的班型,“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一起学习,除了相互促进外,对家长也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家长之间的连锁反应相当强,一个家长影响四五十家长基本是没有问题的高思教育集团,所以高思的口碑传播的很好”。
由于高思老师在之前积累的名气,加上北大的金字招牌,高思异军突起,在家长中间积累了非常好的名声,很多家长甚至认为高思是现阶段孩子能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了,在北京教育最核心的海淀中关村区域,高思的名声甚至不输于学而思(好未来)、巨人这些起步早、规模大的学校了。
2010年北京,学而思有八万多学生了,巨人应该也有七八万,新东方的优能虽然起步稍晚也有几万学生了,还有好些老牌机构的学生也都过万了,对于北京的K12教育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了,对于北京的家长而言,出门几乎就有十几所学校可以选。对于高思,如何突围是从创立时就面临的问题。
从创立伊始,高思走的就是“尖端老师、尖端学生”的路线,高思的几位创始人都是教学的“名师”,这种“名师”效应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号召力,无论从学历还是教育从业经历来讲高思的老师都是超一流的,同时,尖端学生所产生的带动效应也让高思硬生生的在市场上撕出了一个缺口,破局发展。
高思启动时的条件是很多机构不能比的,但在看到高思启动时优越的条件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些条件的“准备期”是相当漫长的,并非一日之功。高思日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高思的“教学”基因,从现在高思取得的成绩中也论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学始终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学成果的体现就是一个学校最好的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