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4日晚,民办外语教学及培训研究中心发布会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心的成立旨在推动民办外语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为从事民办外语教学和培训的学校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出席发布会的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李朋义,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陈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蔡剑峰、副社长徐冀侠等。出席发布会的还有8家发起学校和参加第二届新概念英语研讨会的100多家外语培训学校代表。
李朋义(北外副校长、外研版社社长)
李朋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今天我谈两点。第一,为什么要办这个研究中心,第二北京学英语培训,怎么来办这个研究中心。为什么要办这个研究中心?我有三个理由。
1.中心的成立是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蓬勃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有3亿人学英语,除了2亿在校学生,还有上亿人通过民办外语教学的大课堂来学习英语。民办外语教育在我国外语教育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补充和支持作用。但包括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民办教育在内的全民外语教育在师资、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从1999年开始至今,外研社投资1个多亿,共培训了5万多人次的大学教师和20多万人次的中小学教师。外研社还投资3.5个亿建成了集培训和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心,目的就是给从事全民外语教育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培训、交流和再学习的场所。
2.中心的成立是外研社自身发展的需要。
外研社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同样,民办外语教育事业也离不开外研社的支持和参与。进入这一生机勃勃、潜力巨大的领域,也是外研社自身发展的需要。
3.中心的成立是全国广大民办外语和培训学校的需要。
近几年来,在民办外语教育尤其是外语培训学校的师资培训上,外研社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2005年我们在北京和杭州两地召开了“全民英语教学暨培训研讨会”。外研社一进入这一领域,就得到了广大外语培训学校的响应和支持。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第二,怎么来办这个中心呢?外研社能提供三个方面的资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外语教育的最高学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是我国最大的大学出版社。这两大机构联合起来,能为老师们搭建一个坚实而广阔的平台,并提供三个方面的资源:
1.庞大的专家资源
以陈琳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委员会直接为研究中心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国内外庞大的专家资源为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保障。
2.庞大的内容资源
外研社每年出版1000种新书,2000种重印书。丰富的出版物为大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资源。
3.庞大的技术资源
外研社除了300多名拥有硕士文凭的编辑队伍之外,还有一支强大的软件开发队伍。数字化出版、网络资源库的建立将为老师们提供网上学习的庞大资源库。
陈琳(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
陈琳(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
一位国务院领导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外语掌握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要掌握先进的科技离不开外语这一工具。外语是一个重要学科,外语教育是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工作。在整个外语教育中,民办教育工作者勇于探索,开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民办教育更应当当仁不让,发挥自己应该起到的作用。
英语教育有它的共性,也有个性。从共性来说,英语教育有它共同的规律,没有什么民办与公办之分。民办学校也应当借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外语培训有它独特的原则和方法,需要我们共同来探讨和研究。一方面大家要研究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对英语本身进行学习和研究北京学英语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整个行业的的外语教学水平。
李家真(民办外语教学及培训研究中心副主任,外研社综合英语事业部总经理):
听了李朋义校长和陈琳教授的发言,感觉我们的工作真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教育立国的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现阶段的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存在着师资短缺和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成立这个中心,除了向大家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服务,更多的还是搭建一个平台,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大家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了解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真实需求。因此,大家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帮助也很大。
孟采(民办外语教学及培训研究中心发起学校代表,北京翰文培训学校校长)
经过20年的发展,民办英语教育的队伍已经相当壮大。现在大家面临的已不是简单的生存问题,还有如何发展的问题。我们提议成立中心的初衷就是能加强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大家在办学的过程中,都积累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经验和想法,但这些想法只存在于局部的地区和学校中,没有能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正如陈琳教授所讲,从英语教学的角度而言,民办和公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从行业长久的发展来看,学校之间的合作需要也远大于竞争。毕竟,通过交流与学习促进行业的共同进步,每一个从业者都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