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英
1992年秋天,我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在煤都大同当了三年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公务员。那一年,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复旦校园里再次激荡起改革思考。
除了论文商务英语优秀毕业论文,我抽空去旁听商务英语的课程。什么自由贸易区啦、货币自由兑换啦、保税区啦、跨国公司治理结构啦……都是那个时候了解的概念。其他同学还有进修商务日语、商务德语、商务法语等功课的。我当时就想,啥时候能够出现商务汉语呢?上海会有这样的“话语权”吗?
但在当时,上海的人均GDP还不如泰国,正在学习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经验。我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在复旦大学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任教,第一批学生大多来自这些地方;至今,我都难以忘记这些学生不经意流露出的优越感。而本地的优秀学生忙着读各种外语,想“走出去”的不在少数。
不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际,商务汉语专业出现在复旦校园。
这是一个四年制的本科专业,全部用汉语授课;教材和辅助读物也是上海的版本。我教授“中国经济文献阅读”课程,案例就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具体足迹。我的同事刘永生讲授“跨国公司在上海”以及“商务汉语应用文写作”。在我们的学生中,希望获得“上海绿卡”的越来越多。
如一个叫周林的华裔女孩,和妹妹一起来求学,她们的父亲是巴西圣保罗有名的侨领。为了孩子,父亲回到上海,成为巴西某品牌在中国的代理商。周林自幼在巴西长大,她告诉我,如今看到的上海,就是父亲一直描绘的中国—谦虚、亲和、开放,有发展的后劲。她和妹妹正在自习上海自贸区2013版的负面清单,因为这还来不及进入教材。
读商务汉语的西方国家留学生也不少,不再局限于汉学之类的学术偏好。比如,意大利小伙马天,与泰国女友一起攻读商务汉语,并希望毕业后能够到其父亲在上海开设的公司里打拼。在他们心里商务英语优秀毕业论文,上海仿佛就是东方的米兰。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来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