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课,本文主要论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探讨思政元素如何结合创新创业融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并通过“校企共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建立开放包容的全球性视野、培养复合型的外贸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外贸跟单实务;实施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的含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即在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德育教育和实践,避免“思政课程”[1]在思政教育中的“孤岛化”。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理念[2]。
二、思政教育融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实践
(一)利用课程主渠道(第一课堂)。外贸跟单实务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的必修课,商务英语专业第三学期开设,先修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和商务英语精读等。学生有一定的外贸知识及英语基础,但缺乏外贸实践经验,缺乏外贸职业认知,知识面较窄,人文素养较弱,从而导致学生信心不足。鉴于高职学生此种情况,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思政对他们非常必要。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与时代接轨。对于项目教学的实施,本课程分为六个项目,根据其内容设置相关的思政元素进行融入,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课程思政同时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上实践、课后作业上。如下是“项目四:样品及生产过程跟进”在“课前中后”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步骤。学生课前准备:①小组作业:茶马古道(艰苦奋斗民族精神)。②对前沿行业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解并做成PPT(了解行业前沿)。课中教学:①实例导入分享(产品品质意识、诚信问题)。②小组项目及成果展示(合作协作精神)。③教师总结归纳(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④茶叶外贸发展趋势(行业动态及创新、中国“智”造),茶叶文化品牌策略(中国传统文化升级产品)。⑤小组竞赛(专业英语)。课后作业:①做中国茶文化及茶道PPT。(优秀学生推荐参加学院茶艺比赛)②做一个行业英语词汇思维导图表(自选行业)。
③小组作业:了解“一带一路”的发展。课程思政贯穿课堂前中后,中国元素融入课程,让课程思政全方位实施,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能力,达到教学目标。(二)利用课外实践渠道(第二课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程思政的实践也是非常必要的。本人于暑假带领了部分学生进行支教活动,让学生了解民情、服务大众。此外,还推荐学生参加学院茶艺比赛,了解中国茶文化及茶道。带领学生参加广交会及美博会,进行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及综合能力。通过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扩展课程思政,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政资源及媒体平台,如喜马拉雅、中国日报(Chinadaily)、传统文化实训课等。通过体验式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历史博物馆,让企业导师走进课堂等课外实践方式,不仅让“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多样化,而且也让学生在践行中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课程思政”内涵和意义。(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思政”(比赛方式)。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将中国元素融入教学;以“校企”合作引领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激发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成为一专多能的外贸人才。如“项目五:产品包装及运输跟单”中,本人在教学中与茶企合作,让学生对茶叶包装进行设计,在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并按企业要求让学生创作诗歌与设计包装商务英语专业课,配合产品品牌升级。
通过比赛促进这个项目的教学,学生组成小组设计出包装及写出诗歌,让企业的经理进行评比。由企业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奖励,引领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把获一等奖学生的作品做成纪念版产品赠予学生。企业在新一季的产品中采用了学生写的诗歌和部分设计元素。通过这种教学实践让学生与企业和市场接轨,同时学习并应用中国元素。通过这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形式和“课程思政”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结束语
言传身教,加强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对课程思政有效实施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对全校老师进行思政课程的培训,并举行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比赛,提高老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让“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更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方位育人[3]。
参考文献:
[1]刘瑛.课程思政视角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9(11).
[2]张玉洁.思政教育融入外贸英语实训课程的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6).
[3]亚平.高职英语课堂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以单“Applyingforajob”为例[J].读与写杂志,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