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打造海淀教育品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2016年3月,海淀区教育系统启动了“新品牌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共有19所中学开展了新品牌学校建设工作。
两年时间过去了,
这些学校建设的怎么样了?
又有什么样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
﹀
﹀
海淀教育官方微信推出系列专栏,带您深入探访这19所新品牌建设学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
什么是“星空教育”?
什么是“大中小联动”?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
为你解码
学校如何创新科技教育,
为学生成才创设舞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成立于2015年,中学部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新品牌建设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星空教育,点亮科技之光,2015年11月,北航附中与北航附小合并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学校坐落在景色秀丽、文化气息浓厚的北航大学校园内,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
学校以航天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爱国荣校情怀。漫步校园,随处可以发现这里的“航天血脉”。依托北京航空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着力建设科技特色课程,实行贯通培养和教育,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校建设的模拟飞行教室北京学大教育,让学生能够进行真实的飞行体验
“星空”课程旨在优化基础课程、提升拓展课程、丰富提高课程、突出特色课程,努力使学校课程设置体现出结构的丰富性、内容的多元性、层级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目前有100余门校本选修课、综合展示课、游学实践课等品牌特色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
▲“汉字达人”大赛
▲“青春百老汇”戏剧演出
▲“完美音调”杯子节奏
▲“雅意弦歌”诗歌朗诵
▲“纵横春秋”历史剧
▲北京戏剧与老舍
▲创客嘉年华
▲地质大学博物馆综合课
▲美式橄榄球
▲生物实验探究——豆腐的制作
▲天文观测课程
▲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
研学旅行,带学生发现世界
学校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潜能。学校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设计不同主题的课程。同时,研学课程配备专业旅行导师,采用学生自选主题的方式,使学生在旅行中学习,在旅行中研究。
生涯规划,让学生遇见未来
学校常常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北航实验学校的往届校友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走进校园,分享经验。他们从专业所学、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等多方面为同学们指点迷津,明确未来选择,探索生涯规划。
学校依托北航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中联动育人体系。在这里,大学的食堂、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为学生所用,同学们可以共享大学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大学里的实验室、科研院所成了学校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和学生实践的基地。
学校充分利用教学、科研和专家的力量,以参观、讲座、活动、实验课程、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中学联动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教研组也与大学院系、实验室积极联系、密切配合,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和互动机制。
▲北航大学“冯如杯”比赛为中学组设立专门比赛区
学校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进行的科学家进校园系列课程,让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就有与院士、专家、教授交流的机会。而学校的航模制作、通用航空科技等多间专业教室,也为学生动手、实践、研究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通用航空科技教室
学校还定期举办国际科技节和各类科技活动,积极与国外著名中学进行科技交流。
▲北航实验学校国际科技节 BHISF (International Science Fair of ESBU)上,外国学生体验中国文化
2012年,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办了“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学校为通航班学生专门定制个性化课程,组织通航班每位同学进入大学实验室,在专家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开展专业水准较高的科学研究。
▲2016年通航班杨桦同学获得第十四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7年通航班王铁同学获得第十五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学校的校本培训课程体系坚持开放性、多元化原则,以校内外专家为引领,通过案例分析、成果分享,使教师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应对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关注自身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北京学大教育北京学大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引领学生科学发展,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17位教师参加海淀区高中教师“风采杯”教学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建立数学学科教学基地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拓展课程领域,推进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整合资源、开放办学,依托北航大学的资源优势提升科技教育水平,突出办学特色,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内涵式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优秀毕业生,努力成为北京市一流、全国知名、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步发展的九年一贯、十二年学制的基础教育品牌学校。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撰稿:汪玲